经济、金融、商业与生活

“从另一种角度看未知的东西”

前言

【小试牛刀,无奖竞猜】在正式开始前我们可以思考一句话的正确性:

“风险越大,收益越大”

答案暂时不公布,请带着这个问题继续思考我们今天的内容。

我的认识

第一阶段 整体认识

金融的本质不就是用各种资本把戏抢货币/债券等凭证,然后靠这些凭证割韭菜吗?不过经济在其中提供理论基础,商业提供具体实行的基础罢了。

这种学科有啥好学的?不符合三观的事情应该——“狗都不学”

可这东西看起来没这么简单··· ···

第二阶段 价值投资

就很偶然(某商学网课)接触到了巴菲特,查理芒格的价值投资派思想。

什么是价值投资?

“价值投资就是实业投资思维在股市上的应用。以获取企业发展、扩大促使股票上涨所产生的收益。价值投资要求投资者必须认清股票的本质概念,买卖股票是买卖公司的股权而不是虚无缥缈的东西。在公司不断创造利润价值的过程中,投资者享受其成果。”——《百度百科》

说白了,价值投资就是如果我找到了一支我认为是有价值的股票,并且这只股票在市场的价格远远低于我所认定的价值,那我就愿意在此时买进这支股票,获取到价格回归价值这部分的收益。

价值投资的核心是什么?巴菲特作为价值投资的集大成者,给出了价值投资的4个核心理念:

  • 买股票就是买公司
    • 买入一支股票,不是要看屏幕上变动的数字,而是关注于这个公司的内在价值,也就是上面所讲的获取价格回归价值这一部分的收益。
  • 市场先生
    • 市场先生,说白了就是因为人类的不理性,让市场出现极端的恐慌或过度的乐观情绪,“市场先生”情绪多变,而就是因为多变,才给我们了机会。
    • BTC曾在寒假时候预估跌到28000以下(当时5w左右,最近最低26000),上证指数跌破3000点(实际2860左右),充分说明了,不要因为市场的变化而对自己失去信心。
  • 能力圈
    • 每个人都有不同的能力范围,最可怕的肯定是不知道自己所做的事情超出了自己的能力圈。只在能力圈做事,超出能力圈的事情不做,需要极强的自控力。
  • 安全边际
    • 比如一支股票我测算的价值是100元每股,但目前股价是10元每股,我有90%的安全边际,哪怕最后只涨到90元,我也不亏。
    • 同时,安全边际还包过企业的护城河,比如用户量,比别人更低的成本、更高的效率等。

的确,价值投资这东西很玄学,也很抽象,并且经历了太长时间,就算我们认真研究可能也不会很有竞争力,但却成功激起了我的好奇心。

第三阶段 新的认识

金融1.0

我们先来从一个例子开始,在几百年前,什么金融机构都没有,我也没有钱,但我想开一家奶茶店(需要100块钱)。

这时我想起来隔壁老王是个很有钱的人,在床底下藏着很多私房钱,我就跟老王商量:“借我100元,年底多还你10块钱。”老王心想在床底下放着也是放着,还不如借给我。

这就是金融最简单的1.0版本,却涵盖了金融的本质:

  • 金:就是钱
  • 融:就是流动
  • 金融:就是让钱流动

金融2.0

我的奶茶店越做越好,所以我想开分店。新的问题产生了,老王已经把所有钱都借给我了,远远不够开很多分店的钱。我也不认识更多的老王,同理身边还有人想开包子铺、餐厅、理发店,他们身边也没有老王这种资源。

帮助想要钱的人去找“老王”,中间机构——银行就诞生了。

银行汇聚了“老王”,想要钱的去找银行借钱,银行在中间赚利差,大家都有好处。

金融3.0

我已经不满足于开奶茶店这种东西了,我要去搞药物研发。药物研发风险很大,而我给银行的利息是固定的(而且比较低),银行肯定不愿意承担这种风险,那岂不是我就没钱借了?

这时候我需要有钱又能承担高风险的人,并给予他更高的回报。隔壁老李觉得这有希望,愿意拿钱投资,事后赚钱五五分。

这就是——股权投资。

金融4.0

跟之前一样,我找不到这么多“老李”。所以我又双叒叕借不到钱了,此时又有新的中间机构产生——我们熟知的名字投行/券商(其实两者差不多,国外的叫投行,国内的叫券商),可以帮忙联系“老李”,让创业者专心于创业本身。

金融5.0

那如果我是平民百姓,我的钱不是很多,但我也想通过投资赚钱。而公司也想融资以便继续发展,所以就有了上市,上市可以让更多的人都可以参与进来,提高钱的流动性。

金融有什么用?划重点

提高社会的整体福利

提高资源配置效率

经济、金融、商业的区别在于:经济是理论研究的,金融是投资向的实践,商业是市场向的实践。

到这,我才敢确信这东西值得我去学。

而现在,我们可以解决下最开始提出的问题。显然,“风险越大,收益越大”这句话是错的。比如有两笔投资,有50%的概率会亏20%,有50%概率会赚20%

  • 投资一:有50%的概率会亏20%,有50%概率会赚20%
  • 投资二:有20%的概率会亏5%,有80%概率会赚5%

如果这句话是对的,那我们应该把钱全部给投资一,但万一遇到亏的那50%概率了怎么办?

所以正确的说法应该是——“风险越大,预期收益越大”

经济、金融就业、考学方向

既然是以专业/行业为主题,那不得不讲一下经济、金融的就业方向与细分。

首当其冲的是经济

从事经济学对口(直接对口)的工作普遍对于调研、数据分析和宏观面分析比商科对口职业要涉及更多。简单来讲,经济学的职业发展方向主要有

  1. 政府及国家监管类单位,比如央行、银监会、发改委、国家智库;
  2. 政策性金融机构,比如国开行、四大国有资管公司;
  3. 学术研究:社科院、研究所、高等教育;
  4. 金融机构:比如证券公司的宏观研究部;
  5. 大型企业:大型企业聘请的经济智囊(耳熟能详的,大家听到的有首席经济学家)
  6. 咨询公司、NGO(非政府组织):比如有像Booz Allen Hamilton这样的服务于政府的战略咨询公司,还有一些民间智库。而反观商科,更多的职业是在营利性组织内比较多,对研究能力的要求不如经济学方向那么多。

其次是金融

(一) 按金融机构及其主营业务分类
1. 银行
a) 非外资商业银行
b) 外资商业银行
2. 投资
a) 量化金融类
b) 一级市场 & 二级市场 (Primary Market & Secondary Market)
c) 买方&卖方 (Buy-side & Sell-side)
1) 投行 & 券商 (Investment Banks & Security Firms)
2) 基金 & 资管 (Fund & Asset Management)
3) 期货 & 信托 & 房地产
3. 保险
(二) 按技能要求分类(基本面、技术面、Quant、财会[财务、会计]等)
a) 基本面分析
b) 技术面分析

而在其中,我所研究的方向是量化投资(Quantitative Investment),是计算机、金融、数学的交叉。

至于哪一个大学比较好,那可以参考下海南省高考分数线。

清华大学经济金融录取分数线

“双十一”“六一八”众多购物节的背后

“双十一”每年的破纪录对大家来讲并不陌生,但我们需要从另一个角度看待购物节。

先下结论:“双十一”就像每年一场的排位赛,可以给消费者的智商和阶级定序,从而可以让资本在消费者手中榨取更多的利润。

资本的目标永远是实现利益最大化,那天猫淘宝想从我们手中赚取更多利润的首要途径,就是完善产品线布局,即又卖便宜的又卖贵的,既赚穷人的钱(以价换量)又赚富人的钱(压榨消费者剩余)。

此时,可以提到这里的第一个经济学常识:价格歧视

通俗的解释:相同的东西卖给不同人的价格不一样

价格歧视

新的问题产生了?如何给不同的人定不同的价格,我们用转换的思想,转换为如何区分谁是富人,谁是穷人?

资本早就探索出了一条很准确很便捷的方法,大家不难发现,最近这几年的双十一流程设计越来越繁琐。需要花大量时间去对比,这就是价格歧视的一种。

双十一

假设有一个耳机,平常的市场价是5000。我们根据不同消费者的不同预算分一下类。

以消费者预算分类

A类消费者愿意花大量时间去研究平台规则,制定计划,拉人攒积分,抢红包,换津贴等等只为以更低的价格买到耳机,说明A类消费者认为自己的时间价值比较低,经济水平也不高,愿意花大量时间去省下这点钱。由此可以看出A类消费者对价格的敏感度高,若没有双十一,他是绝对不会买这个耳机的。

B类消费者愿意花少量时间领优惠券,简单对比多平台,省下了一点钱。C类消费者不Care这些东西,想买耳机直接搜索并点击第一个结果,丝毫没有考虑价格,甚至不知道第一个很可能是广告。

D类消费者很可能更懒,直接从奸商手中花10000块钱买了这个耳机。

这里有两个经济学名词,“消费者剩余”和“社会福利损失”

如果没有双十一,就没有价格歧视,AB类消费者很可能就不去购买这个耳机,耳机被生产出来但想用的人却没用上,这就是社会福利损失。但如果有价格歧视,就相当于减少了社会福利损失,岂不是资本还干好事了?这就进一步证明了,资本是中立的,好事坏事都干,只是单纯追求利益最大化。

价格歧视虽然带“歧视”二字,实际上却对社会是有积极影响的。一方面给商家卖出了更多的商品,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,另一方面让更多的消费者买到了商品,间接减少了社会福利损失。

这里可以Cue一下“并夕夕”,其通过“百亿补贴”,进农村等多种方式,让商品更加便宜,带来大量社会福利,从资本的角度看,拼多多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Low,人家可是优质资产。

如果说双十一价格歧视有利有弊,那另一方面可就完全是弊端了。双十一无形之中提高了比较成本(搜寻成本),典型的方式还是通过优惠券、返现、买一送一等方式让我们无法快速对比商品价格,尽管商家在其中做出了让利。互联网的发明应该让人类行为进行一次大的效率飞跃,而双十一却让我们的比较成本上升,所以说双十一是信息技术进步的经济学倒退

宏观经济分析-美国收割全世界,中国应该怎么走?

美国是怎么收割全世界的?

相信大家都听过一个词——“美元霸权”

什么是美元霸权?简单一句话就是,美元?这张绿票子,印出来可以在全世界买东西。

再说深一点,就是美国拿着印的票子找你买东西,你赚的钱还要借给美国(美国国债之类)。

我们总说美国总是处于贸易逆差,却没试想,如果一个国家天天印钱就可以买东西,那这个国家还会有动力去发展制造业吗?背后的原理,就是美国人拿印的钱买东西,再让别人来买美国国债。

再往深层次一点,就细思极恐了。一些发展中国家在发展中赚了很多美元,而等美国减缓印钞后,就会出现流动性危机,优质资产大规模缩水,进一步引发金融危机,此时钱会流回美国,美国就又可以拿钱在此抄底,循环往复。

如果我们能进一步了解美元霸权,也许我们就更能知道美国做出一些奇怪举动的原因了(比如伊拉克战争)。

美元为什么要霸权相信大家肯定不会有疑问,霸权百利而无一害。那美元为什么能霸权,还霸权了这么多年?

美元霸权的雏形,在二战以后。二战以后,各国货币汇率混乱。美国就站出来让全世界都来锚定美元。

为什么不锚定我们熟知的黄金?打仗打的黄金储备用完了,再印钱就是废纸。

那锚定美元对这些国家有什么好处?如果大家都来锚定美元,就不用一个一个互相谈,提高了货币定价效率。(美元霸权的第一种方式)

为什么美国可以这么狂?那是因为当时美国靠两次世界大战发了财,全世界75%黄金都在美国上。美国就说每35美元就可以在美国换一盎司黄金,所以美元就可以叫美金了。

这样看起来美元好像不是什么坏事,可以兑换黄金就不会贬值,是纸做的可以方便交易。

美国好像没从中捞取什么利润啊,反而作为国际货币的美元还要承担给全世界增加流动性的义务。嗯,美国以商立国,不赚点利润是不太可能的。

举个例子:美国著名总统罗斯福发了一个政令,以20.67一盎司的价格强制收购民众手中的黄金,而且不允许民众私自交易(有点像中国现在的外汇管制了)。在一个会议后,其他国家想买黄金就得以35美元一盎司的价格购买。

美国的资产价值,还不是价格,就一次性直接涨了70%。

还有一个好处,就是大部分国家出于对美元的信任,不会一拿到美元就换黄金。所以美国可以超发一点货币,嗯,这埋下了伏笔。

美国接下来就卷入了朝鲜战争、越南战争。同时欧洲国家也开始复苏,欧洲人开始算账了,我们这边存了这么多,你那边又花了这么多,怎么感觉比美国的黄金储备还多?

1968年,法国的戴高乐首先先把国库的所有美元都换成黄金拉了回来。其他发达国家也开始一窝蜂挤兑美元(美国竟然连法国的殖民地越南都没打过)。此时美国的黄金储备已经从二战结束的7亿盎司到了2.96亿盎司,就是极为恐怖。换句话说,美国这个单一国家的货币已经没有资格作为全世界的货币了。

越来越多有外汇盈余的国家开始挤兑美元,再换美国就垮了,美国总统尼克松下令关闭黄金兑换窗口,美元从此与黄金脱钩,这就是一次彻彻底底的金融诈骗。(从35美元一盎司到今年最高2000多美元一盎司,美元贬值了多少?)

与黄金脱钩后,美元的确快速贬值。美元如何继续称霸?

仅仅两年后,石油输出国组织欧佩克宣布全球石油交易只能用美元来结算。当年用美金是利益,如今却是被绑架了。

为什么石油要用美元结算?简单来说,沙特阿美,全世界最大的石油生产公司,是由美国一手扶持建起来的。美国还可以保证沙特的独裁统治,沙特推动用美元来结算石油就理所应当了。

有了石油,美国就可以再次收割全世界。说是印钱还不准确,美国就是直接发债。美国如果疯狂印钱,势必会造成巨大的货币贬值。聪明的美国人就想到了一个办法,就是再向全世界借钱,著名的美国国债产生了。(美元霸权的第二种方式)

借进来的钱显然不会流入制造业这种辛苦活,于是就流入了美国的金融市场。这大概就是美国纳斯达克指数连年飙升的原因吧。

美国纳斯达克月K

中国是一个社会主义国家,由此可以解释为什么上证指数的涨幅没那么恐怖(这里涉及上证指数的计算方式以及中国治理国家的思想)。

上证指数日K

这样看起来大家都有赚:发展中国家拿到订单赚了钱,把钱借给美国再赚利息,美国拿到钱进入金融市场推动金融市场价格,大家都赢麻了,这里面怎么可能没有风险呢?

一旦金融市场爆炸了,一部分资金蒸发,还有一部分流出美国。离开的多了,海外美元就多了,就会带来美元大量贬值。其中外汇储备越多的国家越惨(中国就是其中之一 3.94万亿美元)。所以如果我们啥都不懂,那最简单的方法就是看资金是不是一直净流入美国,如果净流入的话直接买美国大盘就好。

美国把别的国家的钱吸走了,这个国家的金融市场就会跌;美国出事影响到了美元,我们的资产还是会跌。那就无脑买美股大盘了。

回到美元收割全世界,提到一个例子是伊拉克战争。显然不是因为什么洗衣粉问题,就只是单纯因为伊拉克这个石油大国宣布用欧元结算石油。得出美军的核心思想:“为美元的霸权而战!”

因为欧元所以科索沃战争,最近又把俄罗斯和乌克兰拖下水,本质上都是美军和美元永远是相辅相成的。

美国还掌握了许多国家的“生杀大权”。美元指数上升,利率上升(说白了就是拿着美元的成本变高了),美元就会回流,发展中国家流动性减小(美元霸权的第三种方式),但同时很多债务需要用美元去还,大家都抢着去拿本国货币去兑换美元的外汇储备,就产生了踩踏事件,让本国货币跌破了应有的价值。索罗斯就先进攻了亚洲最亲美的国家——泰国,此后马来西亚,新加坡,菲律宾,香港,台湾,日本,韩国·····

对于中国,美国重返亚洲,南海航行,挑起钓鱼岛争端,穿越台湾海峡······本质上就是来打压人民币国家化。

中国有没有希望?肯定是有的。一带一路现在看来是一个赔钱赚吆喝的倡议,放长线钓大鱼,除此以外还要保障人民币坚挺,降低持有的美国国债。

美国在其中,大量依赖金融让国家陷入空心化。同时打压中国科技公司,制造新疆西藏问题,借大量美元给中国房地产公司,只要再来一波美元走强,让中国的经济泡沫爆开,那中国就被重创了。

国际事件总是无法预料,新冠在此时给美国了重创,打乱了美国的节奏,让中国占据了主动权。

中国还在新能源发展发力,本地电动汽车企业崛起,全世界疯狂屯电池相关矿产,西北大量电力资源,美国在新能源方面已经慢了一步。搞不好,新能源可以帮助人民币进一步国际化。

台湾何时回归祖国?只要中国的经济持续上升,就不想打台湾;但人民币威胁到美元,美国也许就希望爆发台海战争。说白了这是一个悖论,大陆强时美国会希望台湾独立,但因为大陆强就很难独立成功;大陆弱时虽然更容易独立,但美国也许就不会帮了。中国统一台湾就很像量子力学里薛定谔的猫(“又死又活”),台湾独立则是根本不可能了。

我为什么会喜欢这些东西

总会有人问我为什么喜欢这些东西,那我来给出我的回答:

从问题出发的学习方式

在宏观经济分析里面,围绕了一个核心问题:“美国是如何收割全世界?”

在学习课外的时候不同于我们平常的学科,这些东西没有唯一答案,没有唯一的思考方向,需要多元化的思考,并在问题中学习,能学到多种多样的东西,立足于我们的社会生活,为人类更好的发展助力。

跨学科的思维方式

我们现在所学的学科是割裂开的,语文是语文,数学是数学。但经济、金融、商业不一样,这些都是从问题出发,融合了多个学科的思想,是属于中国现在推行交叉学科方向的一种(美国很早就开始推行交叉学科发展了),这种思维方式我觉得可以陪我们走更远。

是擅长、兴趣、职业、人生理想的重合

小时候因为学英语,对“Scientist”科学家感兴趣,长大了发现擅长计算机,到现在觉得跨学科思维方式更有利于人的可持续化发展。

表面上看起来是割裂的,可计算机中有计算机科学家,跨学科里有金融,而我又更擅长理科。综上,我现在的学习、研究的方向是量化投资(Quantitative Investment),是计算机、金融、数学的交叉。

再回顾下金融的本质,与人生理想的重合是我愿意去学其的原因。

提高社会的整体福利

提高资源配置效率

最后以马斯克今年在TED的演讲作为结尾:“我爱人类,我认为我们应该为人类的美好未来而奋斗。

暂无评论

发送评论 编辑评论


				
|´・ω・)ノ
ヾ(≧∇≦*)ゝ
(☆ω☆)
(╯‵□′)╯︵┴─┴
 ̄﹃ ̄
(/ω\)
∠( ᐛ 」∠)_
(๑•̀ㅁ•́ฅ)
→_→
୧(๑•̀⌄•́๑)૭
٩(ˊᗜˋ*)و
(ノ°ο°)ノ
(´இ皿இ`)
⌇●﹏●⌇
(ฅ´ω`ฅ)
(╯°A°)╯︵○○○
φ( ̄∇ ̄o)
ヾ(´・ ・`。)ノ"
( ง ᵒ̌皿ᵒ̌)ง⁼³₌₃
(ó﹏ò。)
Σ(っ °Д °;)っ
( ,,´・ω・)ノ"(´っω・`。)
╮(╯▽╰)╭
o(*////▽////*)q
>﹏<
( ๑´•ω•) "(ㆆᴗㆆ)
😂
😀
😅
😊
🙂
🙃
😌
😍
😘
😜
😝
😏
😒
🙄
😳
😡
😔
😫
😱
😭
💩
👻
🙌
🖕
👍
👫
👬
👭
🌚
🌝
🙈
💊
😶
🙏
🍦
🍉
😣
Source: github.com/k4yt3x/flowerhd
颜文字
Emoji
小恐龙
花!
上一篇
下一篇